3月11日上午8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于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副部长李萌、战略规划司司长许倞、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司司长贺德方、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张晓原就“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科创板促进成果转化
王志刚于记者会上表示,最近的科创板,目的是推进科技型企业的发展,中间有很多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容,也是把无形资产、把能力作为重点,而不是把资金流、把交易额当做重点,这些都是为了促进成果转化。同时,科技金融结合也非常重要。如果科技是充分条件,金融就是必要条件。
此前,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设立科创板主要目的是,主要是增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包容性,更好地服务具有核心技术、行业领先、有良好发展前景和口碑的企业,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支持创新的资本形成机制。
需要指出的是,港股2018年有多个重大变革,其中一项便是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IPO日报初步统计,截至3月11日,已有11家符合条件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了上市申请,其中歌礼制药、华领医药、信达生物、基石药业已实现上市。
科创板则更进一步,除生物医药外,还包含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范围更广。
从上市标准来看,科创板有五种上市标准,除了第一种有净利润要求外,其余四种并无盈利要求,灵活度较高。
科技创新是颠覆性产业的充分条件
王志刚表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第一是实体经济,第二是科技创新,第三是人才,第四是金融。所以,科技成果转化在这一块上都有关系。实体经济把高科技作为发展重点,才更可持续,更有竞争力。颠覆性产业的充分条件是科技创新、科技成果出现。
对于科技创新的转化能力,科创板要求企业予以体现。比如《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上市推荐指引》显示,保荐机构应重点关注企业,是否具备技术成果有效转化为经营成果的条件,是否形成有利于企业持续经营的商业模式,是否依靠核心技术形成较强成长性,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应用情况、市场拓展情况、主要客户构成情况、营业收入规模及增长情况、产品或服务盈利情况。
王志刚表示,下一步,我们还要把科技成果转化这件事当成重点。一是国家技术转移体系、技术转移基地、技术转移主体,以及技术转移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要做好。二是推动符合技术成果转化的国有资产评价、管理的制度建设。
王志刚在会上提到,中国现在市场主体上亿户,企业数大概3000多万户, 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大概有18万多户。这18万多户高新技术企业中,70%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是必须做好的工作。
王志刚强调,鼓励民营企业这一块,从科技部来讲,参与创新不问出身,国有、民营都一样,规则公平,机会公平。在科技项目、资金的支持和服务方面,已经打破了事业企业之分、身份之分,国家重点实验室,既有在大学、科研院所的,也有在企业的,项目大家都可以申请。总的来讲,全社会每个成员只要愿意去参与科研,参与创新,科技部都是尽量把渠道疏通好。
(国际金融报记者 邹煦晨 编辑 王莹)
免责声明:日发期货官网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行情策略请联系QQ客服获取。电话:
QQ:
邮箱:
地址:香港軒尼詩道28號7樓全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