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香港10月31日电 题:温文儒雅的“老顽童”——新华社记者眼中的金庸先生
新华社记者 丁梓懿 郜婕
以笔名“金庸”写作多部武侠小说的著名作家查良镛30日下午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四位曾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采访过金庸先生的新华社记者还原现场,讲述她们眼中的金庸先生。
1996年12月,新华社记者闵捷和郎婧婧在北京采访了前来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金庸先生。据现任新华社亚太总分社高级记者的闵捷回忆,那日金庸衣着随意,神情恬淡,一条红色围巾为古稀之年的他身上增添了一抹亮色。
闵捷说,采访中,金庸先生语速纾缓,思绪跳跃。从创作的方式到涉猎的内容,从生活习俗到做人的准则,他侃侃而谈,真诚恳切,正应了那句“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赞誉。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金庸坦言:虽跌宕起伏,但无愧无悔。
金庸曾说:“希望我的小说传达的主旨是:爱护尊重自己的国家民族,也尊重别的国家民族;和平友好,互相帮助,反对损人利己,要注重信义;歌颂纯真的爱情和友谊;歌颂奋不顾身地为了正义而奋斗;轻视争权夺利、自私可鄙的思想和行为。”
2000年11月,在北京大学和香港作家联会联合主办的“2000北京金庸小说国际研讨会”上,闵捷再次见到了金庸先生。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全球7个国家、9个地区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金庸先生专程从香港赶来出席了开幕仪式。
闵捷回忆,坐在主席台中央的金庸先生,温文儒雅,谦和有加。他在致词中表示,很荣幸有机会到北大来,感谢各位参加研讨会,希望大家“尽量批评”。闵捷说,那天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也出席了研讨会,她还捕捉到了金庸与季羡林这南北两位国学大家“同框”的镜头。
新华社记者郎婧婧回忆:“第一次见金庸先生时,他戴着金丝眼镜,像极了旧日文学作品中的书生;儒雅淡定的谈吐又似翩翩君子。”她说,约访金庸是在作协代表大会的小组会上,“我弯着腰走到他身旁,蹲在地上悄悄跟他耳语,他极其配合地俯下身子屈就于我,非常令人感动。”
2003年3月,时任新华社澳门分社首席记者王红玉到任后的第一场单独采访活动,就是澳门“金庸图书馆”揭幕。
“当时我费力挤进记者的包围圈,与‘金大侠’进行了短暂交谈。”在王红玉眼中,金庸先生不仅思维敏捷、坦率诚恳,还很风趣。她回忆说,在一场讲座中,有听众请“金大侠”评论一下“鞠躬文化”,还对着金庸连鞠几躬。金庸站起身来幽默对答:“你向我鞠躬我很高兴,我也给你鞠个躬。”然后向这位很年轻的听众鞠了一躬,引来众人热烈的掌声。
曾任新华社亚太总分社高级记者的向剑帼曾两次到访金庸的办公室,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一面窗朝向维多利亚港湾,其他几面墙边的落地书架上摆满了书,大部分都是金庸自己的著作。“一走进去,心旷神怡。”
说起对金庸的印象,向剑帼第一个想到的词语是“老顽童”。2004年,她第一次采访金庸,见面递送名片、寒暄几句过后,金庸就开始介绍他的书房。记者注意到他的书房门口挂了一个葫芦,便开玩笑说:“这是洪七公的葫芦吧?”金庸笑言说:“是的!”
“金庸先生思维敏捷,对任何提问都好像无需思考,却回答得恰到好处。对晚辈也是关爱有加,有问必答。”向剑帼说,对记者的采访,他总是笑眯眯地耐心回答,言辞有礼,态度真诚。金庸曾赠送过记者《射雕英雄传》《鹿鼎记》和《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并在扉页上签名。
金庸曾在80多岁高龄时远赴剑桥攻读博士,向剑帼在2007年再次采访金庸,问起他的读书生涯,他会心一笑:“读书多好玩啊!”在他看来,孜孜不倦追求学问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四位在职业生涯中采访过金庸先生的记者,有幸目睹金庸先生的音容笑貌。她们眼中的金庸,既是现实世界中的谦谦君子,又是想象世界里的“老顽童”。对于他的驾鹤西归,她们难掩悲伤之情。
“他无数次在想象的世界中驰骋,只是这一次,他不再归来。”闵捷说。
电话:
QQ:
邮箱:
地址:香港軒尼詩道28號7樓全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