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机构看中国经济:短期压力与长期潜力并存 内需有望成“定海神针”
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电 (夏宾)中国经济三季度“成绩表”19日出炉:增速稍有回落但仍在合理区间,民间投资加速增长,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一系列亮点的背后,中外机构如何看待中国经济?
“2018年三季度,中国经济的短期压力和长期潜力交叠共存。”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指出,在投资和消费内需趋弱的情况下,随着贸易摩擦的成本逐步浮现,中国经济短期承压的格局预计将在四季度延续。
但程实亦强调,随着供给侧改革深化,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潜能仍在积蓄。
从经济结构来看,前三季度,较之于规模以上工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速高出2.4个百分点;较之于制造业总体,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的同比增速高出6.2个百分点,制造业高端化发展仍在稳步迈进。
从生产效率来看,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降低3.1%。今年1至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同比上升16.2%,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较上年同期上升0.35个百分点。
程实称,有鉴于此,在当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形势下,如何从短期压力平稳过渡至长期潜力,将是四季度中国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
在嘉盛集团首席中文分析师黄俊看来,今年以来,中国经济高开低走的总体格局或已成型,第三季度6.5%的增速创下近10年的低点,但若环视第三季度面临的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固定投资放缓等问题,这成绩实属来之不易。其中,三季度的亮点是内需有触底反弹迹象。
黄俊指出,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2%,增速比8月加快0.2个百分点,消费增长带动CPI走强,数据显示在三季度中CPI稳定运行在“2”以上,2018年7月CPI同比上涨2.1%,8月CPI同比上涨2.3%,9月份同比上涨2.5%,内需的提升有望成为国内经济稳定的“定海神针”。
展望未来,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汪涛认为,外部冲击不会改变中国中长期发展趋势,而中长期中国经济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仍然是经济转向更可持续更高质量的发展、防控债务和金融风险、推进国企等各项改革。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积极的力度,特别是对市场关切的降低增值税、所得税、社保费率等政策措施的尽快落实,无疑有助于稳定企业部门的预期。此外,关键结构性改革的继续推进和落实扩大开放的政策措施对于中国中长期高质量增长至关重要。
“中国是渣打最重要的战略性市场,渣打对中国市场具有长期承诺,也坚定看好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渣打中国副行长朱亚明说,渣打将把握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伴随中国经济的成长而成长。(完)
电话:
QQ:
邮箱:
地址:香港軒尼詩道28號7樓全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