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奔中的美年健康,现金流差到要跟个人借款,又搞了个伪产业基金
来源:飞鱼财经评论
文/鱼姐
上市公司向个人借款,这滋味儿酸爽吗
研究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时,小伙伴突然在群里高喊了一声:这家公司怎么还向个人借钱啊!
不要赞我们业务氛围好,请赞我们小伙伴多多多么专业!
鱼姐定眼一看,咦,这不是美年健康吗?
没记错的话,美年健康自2015年借壳江苏三友(002044)后,门店、市场、营收就一路狂奔,现在已经妥妥滴是国内体检行业NO.1了。
这样一家公司怎么会和个人借钱呢?这是现金流有多紧张啊?!
而在研究完美年健康刚刚成立的(伪)产业基金后,小伙伴一致感叹:真的并不是营收数据漂亮的公司就是好公司~~~
上市公司跟个人借了1000多万
美年健康跟个人借了多少钱呢?
2018半年报给出的答案是——1000多万。
说真的,这个额度,放北上广也就是好地段一套房的事儿——不多,真不多——但是放在大A股一众上市公司间,尤其是放在一个不断并购、做大盘子、做高业绩的美年健康身上就有点儿意思了。
为啥要向个人借钱呢?
这就说到美年健康的现金流了。
2018半年报是这样披露的:
大白话可以这样理解:公司缺钱,很缺钱。
那么公司为啥缺钱呢?它不是营收年年增长、净利润上亿吗?
这就要复盘下美年健康借壳上市后,一系列的资本运作了。
话说2015年,美年健康带着慈铭体检一起借壳江苏三友。
至此,国内体检市场由三足鼎立变成了两雄相争——美年健康VS爱康国宾。
现在回过头来看,美年健康带着慈铭体检一起借壳的方案设计,简直要给操盘美年健康资本运作的人一个大大的赞。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下,简单来说,就是美年健康先拿下慈铭体检26.78%的股份(大概是因为钱不够,只能先买下这么多),然后等美年健康借壳上市后,美年健康实控人俞熔通过质押股权获得了资金,用这个资金购买了慈铭体检剩下来的股权,然后再装入上市公司。
完全拿下慈铭体检后,美年健康在市场占有率上一举超过爱康国宾。
依靠并购做大纸上数据
不过,美年健康显然不满足这样的战绩。
除了慈铭体检,美年健康自借壳上市后,可以说是“大收四方”。
2016年,美年健康收购了美兆医疗。
2017年,美年健康新设合并范围内子公司6家,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共24家,另外通过分步交易实现企业合并且在本年取得控制权的公司共20家。
2018年上半年,美年健康收购了包括德阳美年在内的23家公司的股权。
美年健康借壳上市之时,旗下体检中心不过百家左右。
三年后,在2017年财报中,美年健康这样描述:业务覆盖32个省市自治区、215个核心城市,已布局400余家体检中心,同比增加100余家。
2018年,公司公开表达的雄心壮志则是:今年体检中心将超过600家,到2020年底预计达到1000家。
美年健康收购的这些公司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有很多是美年健康在2015年左右参与设立,当时持股比例一般在15%—20%之间;并购完成后,美年健康的参股比例一般达到80%以上。随后,公司业绩并入上市公司损益表。
不断的收购,表现在公司财报上,就是美年健康业绩的节节攀升。
但在另一面,则是美年健康高企不下的负债率和只增不减的商誉。
(2015年末负债率才27.66%)
如果可以打比喻,应该可以形容为:美年健康借力A股市场韭菜的力量不断并购,增厚财报,完成业绩承诺,看似公司一路快速做大做强,实际却让韭菜们承担着高负债、高商誉埋下的雷。
注意:在借壳江苏三友时,美年健康旗下全资子公司美年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美年大健康)做出业绩承诺,将在2015年至2018年内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不低于2.23亿元、3.31亿元、4.24亿元和4.88亿元。
是的,通过不断并购,将并购标的纳入财报,美年健康都实现了这一承诺。
依靠伪产业基金进行融资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做门店生意的老板来说,都知道,快速扩张带来的风险远远大于收益。
因为门店的标准化太难了!尤其是医疗行业!
度娘下这些年,美年健康门店被曝出的问题,尤其是前段时间广州一门店因管理和医资质问题被监管要求整改,还被交易所问询……
但快车已经上路,此后资本运作、大股东股权质押、市值管理、商誉风险、商标价值……都需要美年健康继续并购、扩充门店,维持利好……即便是向个人借款,车还是要继续开下去……
最后上一组2018半年报披露的美年健康总的借款情况。
写到这里有两个情况要说下。
一是自从8月份美年健康被广州当地监管要求整改、被交易所问询后,股价一直在下行通道徘徊,至本周三,盘中创出新低,报收13.28元。
二是10月8日美年健康公告出资2.28亿成立产业并购基金。
注意!!!十有八九是只“伪产业基金”!主要功能还是融资!
因为奇葩的是这只产业基金竟然有定期分红。
另外就是,这只产业基金的GP舜喜投资名不经传,但是在这只产业基金中却可以分配超额收益的30%。(一般都是20%)
凭什么呢……
中基协披露的舜喜投资情况是这样的:
有心的投资者可能注意到了,今年以来A股出现了太多上市公司成立产业并购基金的情况。这些产业基金的成立,如果真的是出于上市公司产业链投资需要,无可厚非。最怕的是成立后,一边成了上市公司放大杠杆的融资工具,一边成了上市公司接盘基金投资项目、做大市值割韭菜的利器……
后面我们出文详细分析下上市公司成立产业基金那些事儿~~~
(完)
电话:
QQ:
邮箱:
地址:香港軒尼詩道28號7樓全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