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记者朱基钗、熊争艳)28日,在中国社科院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智库论坛上,包括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内的多名专家纵论中国金融发展40年历程,把脉未来中国金融改革方向。
李扬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金融基本上还是服务实体经济的,最集中表现就是支撑了年均9.5%的经济增长。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工业(工业化)、由农村向城市(城市化)、由国有向非国有(市场化)持续转移,是我国经济能够保持长期高速增长的关键。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长期并存,既是劳动力得以持续转移的前提条件,也是这种发展模式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构成这种发展模式得以维持的基础。
“4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展现出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鲜明特色,其中最显著者,当推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同时出现且持续数十年。这些现象是如此之独特,以至于国际社会将之称为‘中国之谜’,这是我们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发展乃至货币金融理论做出贡献的地方。”李扬说。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认为,金融业改革开放要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导向。中国这么多年的体制变迁,包括金融市场发展,得益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论。“改革从本质上是创新,创新面对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创新需要试错的过程,试错最后才能找到对的东西。”
刘世锦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他建议加大对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由于民营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我们的金融体系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要与民营企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
电话:
QQ:
邮箱:
地址:香港軒尼詩道28號7樓全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