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说是下不为例,可你果真能拒绝诱惑么? 来源:上海证券报
□郝旭光那些总想多操作几次的投资者,要想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能做的就是,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意志力,轻易不迈出第一步。因为一旦迈出第一步,想收住就难了。请试试给自己的股票操作设置一些门槛,阻止轻易想操作的冲动。
股票投资者常常自诩能控制不良投资习惯和行为,真是这样吗?不妨作个现场调查,请各位回忆一下投资经历:有多少人在2018年底上证指数跌到2800点左右时不敢建仓?有多少人2015年春天上证指数涨到5178点时舍不得卖,还大胆买进一直满仓最后不仅坐了电梯而且深度套牢?有多少人平时工作不该看盘时,却偷偷看盘?又有多少人不该操作时,提前提醒好几遍不操作,却往往不由自主地进入系统,而且常常要操作几次?
上述问题,换个方式来说便是:你的自我控制能力如何?
自我控制(Self-control),是指人们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个难题。因为人往往很难有效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抵制冲动进而自我控制的过程。在面对诱惑时个体需面对两种敌对的力量:一种是呼吁个体做出合理行为的自我控制力量;另一种是鼓励个体做出满足欲望行为的冲动力量。要精确预测自我控制结果必须同时考虑这两个方面对行为的影响。旨在探究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是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的有限自制力理论认为,当个体有意识、有目的地改变当前的自我状态时,个体会因此而消耗一部分自我控制资源,特别是当自我控制资源消耗达到一定量时,个体便会出现所谓的自我损耗状态,意即个体心理上对自我处于弱控制状态。为此,心理学家们与经济学家们设立了某些规则以控制自身的行为。
有学者认为,人们对事物的兴趣可能是变动的。用2017年诺贝尔家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的话来说,人的心中同时存在两个“自我”,分别是有远见的理性与短视的情绪化冲动。这两个自我常常发生冲突。他因而把自我控制看作内心深处的理性部分与原始的情绪冲动短视部分的冲突。两者对抗时,如果前者(这很常见)不占上风,个体就很难很好地控制自己。
心理学家给出的解释是,人的自我控制可能与意志力有关系,但更多是与生理因素有关。原始的情绪冲动化所代表的及时享乐部分,存在于脑源系统,而这是大脑很原始的部位。相对的,内心深处的理性自律系统,是由一个叫前额页皮质的位置主导的,它让人们克制欲望与冲动,提醒个体有比及时享乐更重要的目标。但这两者发生冲突时,及时享乐往往占了上风。
在现实生活中,个体常常希望能很好地控制自身各方面的过度行为,可人们又往往发现实在难以抗拒各种诱惑。例如,不少人在新年到来之前通常会为自己制定新年计划,力图改变某些不良习惯。可没过不久,这些曾满怀信心制定的计划已被有意无意回避了。
为了解决自我控制问题,我们常常为自己设立某些规则。例如,有人喜欢每天晚餐后吃点容易发胖的零食,但是有些人认为他们的体重水平只能吃两片,因此他们会为自己规定:只吃两片,绝对不能超过三片。这一自我强制的规则可能并非优化规则,因为偶尔吃三片对他们带来的愉悦价值可能超过三片。但是他们知道,一旦破坏这一规则,就很难做到“下不为例”了,因此他们仍然坚持这一并非优化的规则。
为自己设立这种规则的一个结果是,我们的行为常常违反经济学规则。以葡萄酒为例,如果有人送一瓶价格在20美元以上的葡萄酒,我们会格外高兴。这种格外高兴的行为显然与经济学理论相矛盾,因为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实物礼物最多也不过同现金礼物一样好。
自我控制会影响决策。在上述零食例子中,由于超过三片对他们具有诱惑力,因而将其列为禁食的部分。人们还会设计其他规则以控制自身。例如,规定每次只少量购买某一物品,虽然大量购买该物品时能够获得价格上的优惠。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沃腾布罗奇发现,如果吸烟者整箱购买香烟,价格会低很多。可很多吸烟者却有意选择按盒购买,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减少吸烟量,但事实上,吸烟者的吸烟总量并未因此减少。据沃腾布罗奇的研究,为控制消费某种喜欢的物品,许多消费者常常以多付钱来少买。
控制不住要做的事,常常是那些操作起来简单、有趣、自己喜欢的、马上就能看到效果的。面对薯条等对味蕾有特殊刺激作用的食品,正在减肥的体重超标者的前额页皮质经常提醒他们不能打开薯条袋,否则会影响减肥效果、影响健康。但他们身上的及时享乐那部分却会鼓励说,先打开袋子,吃了再说。此时,如果把袋子收起来,前额页皮质就赢了。但只要吃了一片,情绪化的冲动想控制住就很难了。
因此,那些总想多操作几次的投资者要想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能做的就是,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意志力,轻易不迈出第一步。因为一旦迈出第一步,想收住就难了。请试试给自己的股票操作设置一些门槛,阻止轻易想操作的冲动。比如设定一个目标,规定止盈、止损的位置,到什么点位才操作;限制平时看盘的时间,工作时先完成本职工作要求,中午休市后可看看盘面等等。
为了提高操作水平,需要不断总结操作的得失规律和感悟。每次买进时,一定要问自己:买进依据是什么?晚上睡一觉后再想想,这个理由还成立吗?这只股票一旦买进后下跌,还能否安然入睡?卖出时的情形,也是如此。
(作者系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学院教授)
免责声明:日发期货官网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行情策略请联系QQ客服获取。电话:
QQ:
邮箱:
地址:香港軒尼詩道28號7樓全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