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张杰:新旧动能加速替换中的九大问题和风险
经济观察网 实习记者 张宇 “在中国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可能出现‘新动能规模相对过小’和‘新旧动能转换速度相对慢’这两大突出现象,导致中国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仍然面临突出的经济下行压力和风险。”人民大学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张杰在7月18日举行的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月度数据解读会上表示。
新旧动能转换的概念在2015年由李克强总理提出,通过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来转换掉传统一资源和政府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都是新动能,旧动能指传统动能,不仅涉及高能耗高污染的制造业,也更宽泛覆盖利用传统经营模式经营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张杰从九个方面剖析了当前中国经济新旧动能加速替换中的问题和风险:
第一,部分地区的地方政府在推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一味沿袭和依赖政府扶持政策和各种隐性土地、税收优惠政策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新动能虚假化现象和泡沫化现象的发生。
第二,在中央多轮环保督察行动压力之下,不少地方政府将关注力和精力放在如何应对上级的环保督察,对不符合环保法律要求的企业和产业,采取简单的“一代切”关停工厂方法,完全忽略了对积极发展绿色制造体系应有的推进工作责任,造成部分地区的产业断层和经济增长动力缺失风险。
第三,部分县镇乡层面特别是部分中西部地区的县镇乡层面减税降费政策出现了变异和扭曲现象,导致制造业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获得感有限,甚至部分地区有税费征收力度强化和征收范围扩大的趋势。
第四,民营企业对制造业部门中高新技术企业投资动力尚未完全激活,可能会造成部分地区的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正在逐步出现产业断裂断层困局和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缺失风险。
第五,近期中央密集出台的促进营商环境改善政策,导致了营商环境改善程度在南北区域之间的差距绝对性扩大现象,导致了县镇乡营商环境改善改革严重滞后的突出现象,造成部分北方地区以及多数县镇乡区域的新经济、新产业和新动能发展基础条件和高端要素供给能力严重不足的重大现象,严重限制了这些地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
第六,各地兴起的公募私募投资基金以及各种形式的天使基金风险基金,甚至各地政府设立的各种形式的产业引导发展基金,出现了扎堆投向特定新兴产业或特定要素优势产业中特定企业的新现象,在相当程度上干预和扭曲了这些产业和企业的市场公平竞争机会,导致了投资的错配效应以及特定企业的垄断效应,从长期来看,这并不利于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七,当前无法忽略的一个突出矛盾是,中国多数企业进入依赖自身创新研发投入来获取国际竞争力和持久生存核心竞争力的特定阶段,而企业自身创新研发投入在满足个性化、少批量产品为主要特征的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并不具有产业广泛的技术溢出效应和大批量产品的拉动效应,这就会导致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和培育和提升,未必能够带来大范围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经济增长动力的支撑作用比较有限,从而导致新经济新动能对中国经济的支撑作用不足。
第八,无论是从加快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角度来看,还是从崔进高新技术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角度来看,各个层次的人才缺乏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东部和中西部广泛地区中产业和企业短期和长期发展的突出问题,这是阻碍中国众多地区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和替代的突出因素。
第九,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没有打破间接融资主导模式和银行主导模式,银行机构风险识别和监管机制没有得到突破性改革和根本性创新和的前提下,制造业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这会严重阻碍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
张杰表示,政府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改革举措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力点,要更加聚焦于推进和促进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新旧动能的转换和替代。
电话:
QQ:
邮箱:
地址:香港軒尼詩道28號7樓全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