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采过茶,制过茶,在每年的春暖花开之际,采青东篱下,悠然见茶山,体验了一把茶农的新鲜和刺激。然后再心满意足的带点纪念茶回家。对于久居城市的我们来说,这是一次美妙的体验,但对于采茶季的茶农来说,却是日未出而作,日已落未息的坚持和重复。
界面四川
文 | 麦麦张
冲泡的是不食烟火背后恰是最真实的人间
三月底的峨眉黑苞山,山下的花已经怒放的差不多了,山上的花才刚从花苞中微微绽放。
外面人只知道这片山叫黑苞山,是四川最大的老川茶产地之一,却不知道这片山还有另一个名字——“黄山”。
这片山的茶农大部分姓“黄”,繁忙的采茶季,这片山上的灯火基本不曾熄灭,黄姓茶农已与这山这茶融为一体,故而名之。
清晨5点,从锅碗瓢盆的声响开始,茶农们不仅要准备早餐,还要顺便把一天的开水和口粮备足。茶山山高且车开不上山,来回午餐会耽误采茶的时间。
太阳刚刚才出来,茶农们已经早早上了山
新叶采摘下来次日的模样
采茶,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茶农祖祖辈辈留下的金科玉律——“九不采”,鲜少人知。
独芽的采摘,需要更细腻的手艺,机器无法替代,全靠茶农一叶一叶不厌其烦地采摘。这样一采就是整天,重复一个动作,12个小时。体力稍好的茶农一天可以采鲜叶4、5斤,大多数年长者不过2到3斤,已是全力。
而对于专做“吃户茶”的制茶师傅来说,5斤鲜叶只能做1斤干茶,还是未经筛选的干茶。
长年累月摘采,茶青会渗透到手指缝、指甲里面去,和皮肤再也分不开。清洗不掉的,都是岁月的痕迹。
炒茶,是技术活,更是细致活。白天采的鲜叶,会汇集在一起摊开萎调。杀青的时间全凭鲜叶萎调到位的时间决定。可能是半夜,也可能是清晨。这是制茶师们的生物钟。所以制茶的时候,制茶师们基本都是通宵达旦。而鲜叶杀青需要手指皮肤去敏感的感知炒制温度与鲜叶之间微弱的变化和联系。不能高也不能低,工艺高低的区分,往往就在于这一点一滴的细节。
很多人都说,大师用工艺在制茶,而我的理解是,大师在乡野在民间。他们不用工艺制茶,只是,用生命制茶。
茶农采摘鲜叶的手,黑色的指甲和裂纹,都是岁月的印记
对于土生土长祖祖辈辈种茶、采茶、制茶的茶农来说,茶就是他们的生命。所以,如果你看到玉指纤纤去采茶青,看到带着白色手套炒制茶,那一定是摆拍的,真正的采茶和制茶一定会茶与手融为一体。
被市场遗忘的“老川茶”
而作为一个年轻的新茶人来聊茶,本来是不够格的。
茶叶太过于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历史、文化、产地、种类、工艺、品鉴……随便一个都可以讲成一本书。但我不希望麦麦的专栏文成为一篇科普文,我希望她是有温度的,有血有肉的,她可以让更多外界的朋友知晓茶叶背后的质朴与美好。
我是一个四川人,所以我要讲一讲家乡——四川以及四川特有的老川茶。因为你所了解的四川不一定最真实完整的四川,你所熟知的川茶也并不等于“老川茶”。
四川无疑是兼容并蓄的。但他的包容却也和苦难相联。
著名的“湖广填四川”不仅仅是人口的迁移、文化的融合,也是一段血肉模糊不忍卒读的历史。天府之国历经劫难,却依然热血、从容。抗战时期出川的300多万川军,心中装着国仇家恨,眼里看的是民族河山,尽归于匹夫之责,成全了一段又一段悲壮的佳话。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生灵,巴蜀之地的历史从来源远流长。而四川的茶也是一样,本是中国茶饮之源,兼容并蓄,传承上千年,却也上演着为他人做嫁衣的悲壮。
《僮约》中记载:“脍鱼炮鳖,烹茶尽具”;“牵犬贩鹅,武阳买茶”。这是我国,也是全世界最早的关于饮茶、茶叶、茶器交易的文字记载。四川地区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早形成饮茶文化的地区,四川作为中国茶树及茶饮文化的发源地,影响了整个中国的饮茶史。
在茶山劳作忙碌却也快乐
而我们的老川茶,是自古生长在巴蜀地区,经过漫长的自然演化,物尽天择后,遗留的群体种茶树。少为乔木型,多为灌木型,多分布于偏僻的高山茶园。虽品种多样,性状不一,但是老川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茶果有性繁殖,有主根,出芽晚,产量低,休眠期长,且滋味浓郁,内涵物质丰富,是四川特有的茶树品种。
每每说到老川茶,老师傅们眼中总会闪出一道光。“我们小时候,家家户户门前都是老川茶树,都没有怎么管……”继而是无奈的摇摇头,“只可惜都砍了砍了……”。
得天独厚的茶树生长环境,以及传承着优良基因的茶树品种,给四川带来了美名的同时也带来了市场巨大的缺口。代表着四川茶饮发源地的茶树品种,在上个世纪被改良的茶树品种取而代之。四川是绿茶之乡,但现在市场上售卖的大多数绿茶,采用的却是改良的福鼎大白、福选9号等良种茶。不再是我们自己的老川茶,所以你所知道的川茶,喝到的川茶,并不一定就等同于老川茶。
但历史不会被遗忘,老川茶也一样。总有那么一些人希望传承的东西得以继续传承,独属于四川的文化被保留、被推广、被市场所知晓和认同。因为那是作为每一个四川人的骄傲。
界面四川(文旅频道)【麦麦聊老川茶】会继续带来更多老川茶的历史和故事,尽情期待。
(本文来自于界面)
免责声明:日发期货官网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行情策略请联系QQ客服获取。电话:
QQ:
邮箱:
地址:香港軒尼詩道28號7樓全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