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下,用唐诗展现盛唐文化精髓,培育大西安文化新IP,为西安建设国家化大都市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界面陕西
图文/界面陕西 刘军伟
唐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它塑造了中国人的气质,并影响至今。
中国和唐诗相关的城市很多,但最有代表性的唯有西安,《全唐诗》中提及“长安”的不下1400处。唐长安城作为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是不可超越的时代地标,
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下,用唐诗展现盛唐文化精髓,培育大西安文化新IP,为西安建设国家化大都市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各界大咖会“诗”长安5月10日,由西安市委宣传部指导,西安广播电视台主办,绿地控股集团冠名支持,西安市鄠邑区委区政府、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协办支持,上海零图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2019“唐诗之城”主题活动开幕式在西安启动。
活动现场,来自全国的知名文化学者、音乐家、朗诵家、诗词专家以及西安市各区县代表、企业和观众等1000多位嘉宾汇聚西安广电大剧院,共同“品味”唐诗经典。
开幕式以“唐诗”为线索,从国际视野、中华审美、价值传承三个维度全景式解读大唐文明,将唐诗美学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展开一幅完整的盛世画卷,通过唐诗,展现一个古韵涵养的西安,一个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西安。
西安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蒋少宁在致辞中表示,当前,西安正在紧抓“一带一路”文化机遇,深入发掘文化资源,凸显西安元素,通过“唐诗之城”等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有助于培育大西安文化新IP,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和影响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打造丝路文化高地、世界文化之路。
在随后演出中,《唐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通过唐诗交响乐演奏、诗歌表演、文化大咖深度对话等多种形式展现唐诗魅力。著名阮演奏家冯满天、文艺界知名人士胡文阁、赵普、丁晓逵、影子、田沅,以及尺八非遗项目传承人李闻海等吟唱经典唐诗。
让西安重回“文化巅峰”1400多年前,长安城作为大唐都城,是世界经济文化之都,更是唐诗创作的福地。此次,西安打造“唐诗之城”意义深远,有望让西安重回“文化巅峰”。
文化学者马未都接受界面陕西采访时表示,中国的诗歌从诗经一路走来,到了唐代达到了一个巅峰状态,也就是唐诗的出现。它不仅是一个创作的高度,还是一个影响的广度,直到今天,唐诗依旧是深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不管你是否喜欢唐诗,但影响一直存在。
“西安打造唐诗之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唐代文化在西安不仅能被感受到,而且还有很多元素存在,比如有很多唐朝帝王陵墓,还有西安保留了原来长安城的格局,四方四正,而且人为规划出来的古城,长安是最好的范本,北京在建城市也是受到古长安的影响,城市四平四正。
据了解,2019“唐诗之城”主题系列活动将在西安陆续展开,通过唐诗文化电视节目、图文典藏版《唐诗三百首》新书分享会、“唐诗剧场”、唐诗朗诵赛、唐诗书法赛、TED演讲暨高端峰会等一系列活动,从而带动相关书籍出版、短视频、文创等文化产业纵深发展,充分挖掘古都西安历史文化资源,唤醒全民的唐诗热情,打造国际视野的唐诗盛会。5月底,鄠邑区和经开区分会场将分别举办“唐诗之城”系列活动。
历史文化+城市建设刷新发展高度唐诗代表着西安的文化高度,此次活动的冠名单位绿地控股集团,也致力于刷新西安的城市建设高度。
绿地集团西北事业部总经理助理颜凡表示,如今的西安,城市发展充满活力、社会经济日益繁荣。通过以“唐诗之城”为代表的系列文化活动,挖掘古都价值、凝聚城市精神,正当其时。绿地集团作为上海市特大型企业集团和世界500强企业,进驻西安十五年来,始终站在“城市运营商”的角度,与这座城市携手发展。绿地在西北的发展离不开西安,西安始终是绿地的战略投资要地。未来几年,绿地将不断深化与西安的全方位合作,在以西安为核心的西部城市每年投资500亿,以综合产业导入为切入点,全面参与大西安的经济社会建设。
界面陕西获悉,绿地自2004年入驻西安后,依托房地产主业优势深耕西北,发展多元产业集群,打造了诸多地标性建筑。
2016年,绿地集团提出“让世界重回长安时间”的理念,打造西安首个唐文化主题社区——长安宫。参考大明宫的景观规划布局,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进行融合。
2017年,绿地集团提出“西安重回世界中心”的理念,打造了大西安新中轴上的地标性建筑——中国国际丝路中心,该项目将凭借西北第一高楼的战略高度和丝路新地标的独特定位,成为大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目前该项目已经正式开启了全球范围招商。
(本文来自于界面)
免责声明:日发期货官网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行情策略请联系QQ客服获取。电话:
QQ:
邮箱:
地址:香港軒尼詩道28號7樓全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