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投基摸狗
从全球范围来说,指数基金整体处于一个费用下降的大潮中,但是那,总有一些基金公司想方设法要在指数基金中提高点费,这不最近又有一些基金公司开始打港股通指数基金的注意了。
整体来说,2010年以来,国内指数基金整体也处于降低费率的大潮之中,比如现在都能看到年0.15或是0.2%管理费的指数基金了,看到销售服务费0.2%的指数基金C类份额。
但是2010年以来,国内指数基金也出现了3波“隐型”的指数基金涨价大潮:
一、分级基金
分级基金能拆分成两个风险、收益不同的两个子份额A、B,A份额偏向固定收益,B份额能加杠杆。
尤其是在牛市,分级B份额格外受到关注,而分级基金管理费绝大多数都是高于标准指数基金,分级基金的正常水平是年管理费1%,托管费0.2%或是0.22%。
当然因为分级基金的B份额,属于牛市之中对于散户最方便的加杠杆工具,所以即使每年1%管理费,很多投资者也能接受,毕竟牛市最疯狂的时候,分级B的净值一天能上涨超过10%甚至15%,贵点就贵点。
但是监管规定,分级基金要清理子份额,只保留母基金,不能加杠杆的分级母基金,就是一个管理费比普通指数贵一倍的指数基金。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我建议如果对应指数有普通指数基金(含ETF)的话,优先考虑购买普通指数基金。
二、指数增强和smartbeta
这两年兴起了一个指数增强基金和smartbeta指数基金的浪潮,比如各种“红利”、“低波动”、“质量”等等层出不穷,指数增强基金更是出来一大堆,哪管什么能不能真的跑赢指数,不管实际增强还是减弱,先把管理费收上来。
普通指数基金0.5%管理费,指数增强就得1%的管理费,1%的管理费竟然成了指数增强基金的标准价。
你以为1%这就完了,没有,这个真没有。还有一部分基金公司看到别家都1%管理费,得,你们敢收到1%,那么我家就敢收1.2%的管理费。
还有一些基金公司,之前指数增强基金就收1%管理费,结果新出来的指数增强基金也相对1%的管理费来上浮20%到每年1.2%的管理费,反正1.2%比1%的管理费就贵0.2%呗。
一年不一定跑赢指数几个点,反正就敢比标准指数基金多收0.7%,也敢比指数增强基金行市价多收0.2%。
三、港股通
说完了前两次涨价大潮,接着说说第三次涨价。
自从有了港股通渠道,国内(大陆)投资者投资香港市场更方便了,而很多国内投资者对香港市场不是很熟悉,也有一些投资者不够港股通的门槛资格,所以借助港股通渠道的指数基金成为了国内投资者投资香港市场的首选。
然后某些基金公司又开始打港股通的指数基金的注意了,A股指数基金费率各家都在想办法下降,那么就推出高费率的港股通指数基金。
现在市场上恒生指数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也就是H股指数)管理费都有0.5%的,嗯,一些港股通渠道的指数基金,一不小心推出来都是每年管理费都是1%,不声不响就比别人贵。
最好玩的就是还有一些港股通渠道投资香港上市的“高红利”或是“高股息”概念的红利类基金,管理费也是1%。
而且我跟大家说,还不止一家基金公司这样搞,好几家基金公司都这样搞:本来港股通渠道投资港股的分红就要有20%的红利税。
假设投资一个港股1万元,该港股分红率5%,也就是500元,红利税就要有100元,1%管理费的红利类指数基金再砍一刀,嗯,还有啥。
还不止一家基金公司这样搞,所以我针对的不是某一个特定基金公司或是某一只特定基金。
总结:
所以我提醒各位投资者:谨慎购买管理费比较贵的各类指数基金。
我也奉劝各家基金公司——要把精力多放在提高投资能力、管理水平上,多放在投资者教育和客户服务上,少把心思用在提高管理费上。
版权声明:本文封面图片来源为免费图片网站Pexels,我之前的封面也是长期从这个网站找的,所以关心我图片版权的网友暂时不用担心,该网站目前支持包括英文、法文、简体中文、日文、繁体中文等多语言进行关键词搜索,但是英文关键词搜索最好,该网站网址为
免责声明:日发期货官网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行情策略请联系QQ客服获取。
电话:
QQ:
邮箱:
地址:香港軒尼詩道28號7樓全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