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平,资深评论人
除非特别注明,本号文章皆本人原创
近日,有京东员工在脉脉上爆料,称京东发布内部邮件,要求坚决淘汰三类人:1、不能拼搏的人,无论业绩好坏,职位高低,也不管是老员工或者管培生,不管是身体原因还是家庭原因,凡是不能拼或者拼不动的。2、不能干的人,也就是绩效差的人。3、 性价比低的人,有的人降薪。这三类人都要淘汰掉或协商解决掉。
对于这个消息,网络上大多是批评之声。尤其是京东要裁掉因家庭和身体原因不拼搏的员工,给人以过河拆桥之感,未免让人寒心。有人调侃:东哥又对兄弟们动手了!
京东的这一淘汰标准,透露出一种霸道的企业文化。三类人的定义,充满着主观的成分,“不能干的人”的说法尚可以理解,还可以量化。但所谓“不拼搏的人”,“性价比低的人”,又该怎么认定?恐怕不过是领导一句话而已。这样的说法,这种说法更像给员工乱扣帽子,是给企业裁员行为寻找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
在京东三类人的标准中,“性价比”这个词尤为刺眼。“性价比”这个词一般是用到商品上的,京东把这个词用到人身上,堪称一大“创新”。但这样的“创新”毫无疑问是反文明的,因为它其实是把人物化,把人工具化,是社会文明的倒退。和之前刘强东开口“兄弟”,闭口“兄弟”的做法相比,反差简直是天差地别。
看来,刘强东要的不过是有性价比的“兄弟”。对员工如此,对高管同样如此,在“三类人”标准出台前,京东高管团队的末位淘汰制度也被媒体广泛报道。据悉,京东2019年拟末位淘汰10%的高管。知情人士称,京东做出该决定是为了解决企业存在的各种组织问题,已经过深刻的内部反思。
但是,刘强东在用放大镜给高管和员工挑毛病,给他们分类时,有没有想过,自己属于哪一类?衡量他们的性价比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自己的性价比?要说京东“性价比低的人”,恐怕没有能超过刘强东的。刘强东去年因为丑闻闹出那么大动静,导致京东声誉严重受损,股票跌掉了百亿市值。给企业造成如此严重的伤害,却占着最高的位置,拿着最高的收入,这样的人却理直气壮指责别人“性价比”低,难道不是莫大的讽刺?
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决定着这个企业的精神内核和文化。京东淘汰员工的目的,是让企业前进,让企业强大,但实际人们看到的恰恰相反,刘强东和他的京东正在堕落之路上越滑越远。
电话:
QQ:
邮箱:
地址:香港軒尼詩道28號7樓全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