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消费金融行业会怎么样?”当《国际金融报》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数位业内人士时,有的苦笑,也有的信心百倍。
“去年我们收了几张罚单,金额不大,主要集中在一些小问题上,今年的监管态势应该也不会太放松。再加上竞争者越来越多,对我们而言是一场硬仗。”某第二梯队的消费金融公司中层王芳(化名)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海尔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产业系持牌消金,我们在场景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在2018年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过我们并不急于短期在财务上获得回报,经营终生用户、实现价值增值,是未来公司的战略重点。”
竞争激烈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嘉宁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谈到,2019年消费金融的竞争格局预期会越来越激烈。一方面,赛道变窄,随着监管的加强,一些业务涉嫌违规开展受限;另一方面,大量资本和选手涌入,除了传统的银行、消金公司,还包括互联网公司(BAT、美团、滴滴、头条)、信托公司、租赁公司等。
“消费金融行业现在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巨头效应。”陈嘉宁分析,传统银行的信用卡中心和捷信等知名消费金融公司,凭借着自己多年的积累,占有了大量的市场份额;BAT等互联网公司,借力自己在互联网方面的客户、场景、流量、数据的优势,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竞争力;其他的中小消费金融公司,则努力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形成壁垒。
竞争加速,从增资开始。
业内人士认为,消费金融行业近年迎来业绩爆发,由此增资的需求也愈发强烈。通过增资扩大资本金规模,既是消费金融公司业务继续保持高增长的前提条件,也反映了这些机构对未来行业增长的乐观预期。
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12月11日,有10家消费金融公司在2018年拟增资或完成增资。
今年以来,增资潮仍然在延续。1月14日,兴业消费金融注册资本获批由12亿元增加到19亿元。另外,近日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增资也已获批复。
海尔消费金融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尔消费金融已于去年5月实现首次增资,注册资本由5亿增加至10亿元。增资后,其也得以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2018年,该公司利润总额达2.1亿,实现三倍速增长,并保持连续四年盈利,累计注册用户破1000万。
陈嘉宁指出,消费金融公司之间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股东资源,以及在经营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资源和优势。
深挖场景
而从消费金融市场爆发开始,“场景”这个词就始终与之紧密相连。
在陈嘉宁看来,当前,消费金融领域的竞争已经相当充分,不看好具体的某个场景。更多的是各个机构根据自己的优势,在自己擅长的细分领域内精耕细作,建立竞争优势,形成壁垒。
对此,海尔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尔消费金融聚焦于用户全生命周期的消费需求。从毕业后初入社会的成人教育,到组建家庭后的家电、装修、家居、医美,再到晋升父母后的教育、出行、家庭保险等环节,通过链接消费场景上下游资源,打造场景生态,为用户提供全流程的定制化金融服务。
上述负责人指出,场景业务考验的就是用户体验和风控能力。2019年,海尔消费金融将继续建立完善的信息科技系统,不断地利用大数据深度学习,通过科技能力降低边际服务的成本,覆盖更广的人群,达到用户体验和通过率、违约率、收益率的动态平衡。
在消费金融公司的竞争中,有的公司全力打造自有场景业务闭环,也有的公司和三方通力合作。
“外接和自有场景都各有优劣势,看相关的消金公司如何顺势而为。”陈嘉宁分析,对于外接场景,不足是场景、数据、流量都来自第三方,受制于人。优势是可以借力第三方的资源,迅速成长,同时,将主要精力聚焦在风控能力和资金渠道等领域,形成优势。为了避免在合作机构上受制于人,则可以考虑同时与多个三方机构合作。
对于自有场景,陈嘉宁称,优势是有现成的场景可以发挥,但是场景的获客存在成本,增速有限。
(国际金融报记者 黄希)
免责声明:日发期货官网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行情策略请联系QQ客服获取。电话:
QQ:
邮箱:
地址:香港軒尼詩道28號7樓全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