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18日报道 德国《每日镜报》网站2月16日发表题为《今天谁还属于超级大国?》的文章称,国际形势的发展是合作或对抗,取决于大国之间如何相互对待。在本次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抨击德国,谈到中国时则语调“和气”;中国表示支持多边主义,强调协商与合作;俄罗斯对西方的语气也不像以前那么严厉。
文章称,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沃尔夫冈·伊申格尔在会议开幕之际指出,很多人来慕尼黑是为了相互谈论对方,而不是为了共同讨论。16日,这一点特别引人注目。国际形势的发展是合作或对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和中国——以及它们如何相互对待。它们派往慕尼黑的最高代表——美国副总统迈克·彭斯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杨洁篪——没有同台演讲。他们一先一后发言,而且是相互谈论对方。
世界正在进入双头竞争的新阶段?许多观察家是这样预计的。抑或是世界正进入几个大国竞争时代?那还包括俄罗斯,当然也包括印度和欧洲。
用彭斯的话说,世界正在经历美国变得强大的新阶段。“美国再次领先。”他说,这要归功于唐纳德·特朗普;北约成员增加了防务支出;德国—俄罗斯的北流天然气管道二线受到质疑——“因为我们的态度强硬”。彭斯攻击了德国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并发出威胁:“我们不能捍卫那些依赖东方的西方盟友。”
文章指出,谈到中国时,他的语调变得和气多了。他说,中国“在我们的亚洲图景中处于优先考虑的位置”;在贸易纠纷中,两国有望达成协议。
彭斯在演讲后遭到其前任的反驳。奥巴马时期的美国副总统拜登在演讲中质问:“这对领导力有什么用?只有拥有盟友的人才有领导力。让盟友惊慌失措的人无法发挥领导作用。”
文章称,杨洁篪则更加努力地赢得听众。他说,中国支持多边主义,因为那有助于和平。他还画出了一条红线:要协商与合作,不要“干涉别国内政”。
文章称,杨洁篪在长篇演讲结束时回归到多边主义。他说,中国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等系列国际会议,倡导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作出重要贡献。他引用一句谚语说,“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
之后,谢尔盖·拉夫罗夫也发表了演讲。文章称,近年来,他的演讲就像是训斥西方。这一次,他的语气不再那么严厉,面孔也显得友善。但他还像以前那样抱怨:“欧洲局势非常紧张”,责任在于西方。新看点是,拉夫罗夫提出了合作的要求——他认为俄罗斯不是落伍的大国,而是具有平等的世界强国的地位。
文章认为,这一切听上去不像是谋求广泛合作,但也没有预示即将爆发大国之间的对抗。在目前这个时代,这一点还是很重要的。
电话:
QQ:
邮箱:
地址:香港軒尼詩道28號7樓全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