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发国际期货欢迎您!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情策略 > 行情资讯 >
政协委员支招如何翻越“三座大山” 促进民营企
日期:2019-01-27   来源:日发国际期货    作者:日发期货
    图为重庆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刘宝亚正在发言。 刘相琳 摄

  中新网重庆1月27日电 (记者 刘相琳)改革开放40年来,重庆民营经济从“微不足道”发展到占据“半壁江山”,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此间召开的重庆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如何破解当下民营经济发展困局,助推重庆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成为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近来年,部分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有民营企业家形容为遇到“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重庆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刘宝亚称,这些困难和问题成因是多方面的,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等多重矛盾问题碰头的结果。

  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主席(副会长),重庆潜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龙义说,企业遇到困难,有自己行业的困难,有经济发达到某一个阶段带来的困难,有产品过剩的原因,也有营商环境的原因。属于营商环境的,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真真切切的支持,政府已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做担保基金,以实际行动解决企业困难;企业也需从自己内部寻找原因,靠政府解决不了根本上的问题,需要依靠产品及市场和自身努力解决企业困难。

  重庆市政协常委,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杨光在工作中发现,“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推进,有力促进了民营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在制度建设、政府服务和企业获得感上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民营企业发展仍然面临准入难、融资难、降本增效难、政策落地难、引才用工难、创业难、转型升级难等难题。

  杨光建议,要聚焦关键环节,“放”活市场准入环境,让民营企业拥有更多创业投资机会;突出综合治理,“管”好市场竞争环境,让民营企业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坚持需求导向,“服”优市场发展环境,让民营企业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红利。

  对于很多民营企业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重庆市政协常委、经济委副主任,原重庆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现四川银保监局党委书记陈育林建议称,应支持龙头民企通过A股、新三板、OTC等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拓展“股、债、贷、信”等融资渠道。加快推动重点民企境外上市、境外发债等跨境融资项目,充分运用离在岸两个市场、境内外两类资源。推进“政府+银行+保险”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模式,进一步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助力破解民营企业发展难题。

  重庆是中国著名老工业基地,过去国有经济占比高,民营经济力量弱。直辖以来,重庆民营经济发展较快。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小康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总裁张兴明说,重庆有发展工业的得天独厚条件,工业基础雄厚。重庆目前正在着力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进重庆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这是重庆民营工业企业实现蝶变的难得机遇。因此,重庆民营工业企业发展后劲足、潜力大。

  在张兴明看来,重庆民营工业企业要通过创新驱动,从两个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企业发展变革,二是重构企业发展方式。他建议,民营工业企业一定要充分借势,顺势而为,利用大数据智能化的东风,抓住机遇,重构企业发展方式,对企业提档升级,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自于中国新闻网)

在线客服

  • 开户客服 QQ
  • 在线客服 QQ
  • 招商加盟 QQ
  • 技术支持 QQ
  • 投诉建议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