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大举接盘上市民企股权 深圳国资表现抢眼
日期:2018-09-16 来源:日发国际期货 作者:日发期货
在债务危机、质押爆仓、业绩疲软等一系列利空的叠加下,今年不少上市公司纷纷陷入资本困境。
寻求国资接盘成为不少民营公司的选择。今年以来已有近160家上市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其中有22家上市公司的接盘方均为国资。仅9月上半月,就有6家上市公司计划向国资转让股份、控制权。
不过,投身国资的22家公司中,股价今年全部下跌。其中有8家公司股价直接腰斩,16家公司跌幅超过30%,可谓惨不忍睹。
市值方面,22家公司中,20家市值不足百亿,有12家公司市值不足50亿元,有8家公司市值低于30亿元。市值较小,也意味着国资买下“壳资源”变得更为容易。
无论是地方国资还是区县国资今年以来都收获满满。其中深圳国资短短一月就布局2家上市公司。8月份,深圳市国资委还大比例入手科陆电子股权。即今年接手的上市公司已有3家。
据深圳市的上市公司透露,他们接到国资方面的洽谈意向,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市场对深圳国资的出手更充满期待。“深圳国资委未来还有很大的出手空间,比如说南山区,仅一个南山区就有130多家上市公司。由于股价持续下跌,其中有部分公司的大股东出现了股权质押风险,寻求国资平台合作或许成为最后的机会。”某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
除了深圳外,河南国资近几个月也频频出手,受让或计划受让的上市公司股权也达到3家。国资接手上市公司控股权、直接出手买壳,标志着国资监管正在从 “ 管资产 ” 向 “ 管资本 ” 转变。
短短半月,6家公司投身国资
近期,国资出击A股的速度有所加快,仅9月上半月,已有6家上市公司计划向国资转让股份、控制权,引发市场关注。
9月11日,梦网集团公告。公告称,为优化资本结构,深圳市国资委下属公司拟大比例战略入股该公司,目前已与其股东达成入股意向,计划以现金购买其股东持有的部分股份。此次战略入股行为可能导致公司实控人发生变更,公司股票自9月12日开市起停牌。
9月11日,同天,华英农业计划引入国资。公告称,华英农业与信阳华信投资集团(下称“华信投资”)签署意向协议,双方基于战略合作需要,拟进一步探索股权合作方案,改善华英农业股权结构。披露信息显示,华信投资实际控制人为信阳市政府。
9月10日,英唐智控、环能科技、怡亚通先后披露公告。一日之内,就有三家公司先后披露国资控股或拟控股,分别为英唐智控、环能科技、怡亚通。
其中,怡亚通和环能科技披露拟引入国资控股股东;英唐智控披露非公开发行股份中拟引入浙江国有资本。
怡亚通公告称,其控股股东怡亚通控股将上市公司5%股权转让给深圳投控,转让价格为5.5元/股。在完成后,深圳投控将持有怡亚通18.3%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资料显示,深投控为深圳国资委下属国企。
同一天,环能科技也公告称,控股股东环能德美投资拟筹划为公司引进某国有企业战略投资方。环能德美投资将以协议转让的形式由战略投资方或其出资设立的控股子公司收购环能德美投资持有的环能科技部分股份,并成为环能科技的控股股东。拟转让股份比例为环能德美投资持有股份的20%到29%股份,环能科技股票自9月10日起停牌。
另一家上市企业英唐智控则公告称,该公司与浙江国有资本签署《战略投资意向书》,浙江国有资本拟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以现金方式认购公司股票数不低于2亿股,约占英唐智控此次股票发行后股票数的15%左右。
按照定增方案,英唐智控此次拟发行股票上限为2.1亿股,募资不低于21亿元。发行后,战略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可能将达16.41%。控股股东不排除因引入国有投资者获取公司控制权,而进行部分股权转让的可能。
而在9月初,豫金刚石控股股东与河南农投金控股份公司签订协议,将豫金刚石1.01亿股转给农投金控,转让价格为4.67亿元。转让完成后,农投金控将持股8.42%。资料显示,农投金控是由河南省财政厅实际控股的企业。
国资加快布局,深圳国资更具想象空间
国资无疑成为今年股权转让的受让方最重要的主力之一。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有近160家上市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其中有22家上市公司的接盘方均为国资。将众多民营公司纳入国资囊中,也表明国资监管正在从“管资产”向“管资本” 转变。
具体而言,无论是地方国资还是区县国资今年以来都收获满满,并且部分国资剑指第一大股东,谋求实际控制权。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市国资委的出手速度和数量均名列前茅。继9月10日拿下怡亚通实际控股权后,9月11日深圳市国资委又拟大比例战略入股梦网集团,短短一个月就布局了2家上市公司。而在8月份,深圳市国资委还大比例入手科陆电子股权。这使得今年以来,深圳市国资委接手的上市公司已到3家。
“深圳国资委未来还有很大的出手空间,比如说南山区,仅一个南山区就有130多家上市公司。由于股价持续下跌,其中有部分公司的大股东出现了股权质押风险,寻求国资平台合作或许成为最后的机会。”某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
除了深圳国资委以外,河南地方国资近几个月也频频出手,受让或计划受让的上市公司股权也达到3家。其中,华英农业、豫金刚石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分别市信阳市政府和河南省财政厅。此外,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还在6月份计划受让大富科技控股权。
四川国资委则接手盛运环保和新筑股份。5月23日,川能集团、盛运环保及其控股股东开晓胜签订协议,开晓胜将其所持13.69%股份,全部转让给川能集团方面,以获得该公司控制权。盛运环保 9月8日公告,川能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四川发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正在推进该公司债务重整、股权合作等大事项。
山东省国资委和江西省国资委分别拿下当代东方和国旅联合。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市县级国资公司也纷纷进场A股。海淀国资继持有翠微股份29.71%股权、三聚环保33.96%股权之后,今年7月8日,海淀区国资委又拿下了金一文化的控股权。
天海防务控股股东拟将控股权转让给扬中市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扬中金控即扬中市人民政府(江苏省镇江市下的县级市)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1994年,主营投资与资产管理,以及创投服务、企业投资服务。
由于国资往往拥有较强的资本优势,以及银行间的资源,在企业评级与银行授信方面能得到极大的帮助,并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但投身国资后,公司治理和激励机制仍待解决。
投身国资背后,民企陷入资本困境
民企为何纷纷投身国资?
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投身国资的大多属于小市值企业,在债务、股价持续下挫以及面临股票质押爆仓的风险下,多数企业已陷入资本困境,只能被迫“卖身”国资以谋求发展。
数据显示,上述22家上市公司中,除了三聚环保和怡亚通两家公司的市值超过百亿以外,其他20家公司的市值均低于百亿,有12家公司市值不足50亿元,有8家公司市值低于30亿元。其中,市值最低的为红宇新材,仅为19.33亿元。上述公司普遍市值较小,也意味着国资买下“壳资源”变得更为容易。
除了市值较小外,投身国资的22家公司今年以来股价无一例外全部下跌,不少公司股价更是直接腰斩。其中有8家公司股价跌幅超过50%,16家公司跌幅超过30%。
跌幅最大的为金龙机电,跌幅为73.94%;盛运环保、*ST尤夫(维权)和豫金刚石跌幅超60%;腾信股份、金一文化、东方网络和当代东方跌幅超过50%:三聚环保和华英农业股价也接近腰斩,跌幅分别委49.49%和48.04%。
跌幅最小的市怡亚通,仅为8.76%,不过该股2017年跌幅为34.36%,2016年跌幅达52.40%,目前股价已不足2015年高点时的2成。
股价的持续下跌导致高比例质押风险增加。以投身深圳市国资委的梦网集团为例,其大股东余文胜持股数量为1.64亿股,持股比例为20%,就曾多次进行股权质押。目前梦网集团的股权质押总量占其流通A股的比例达53%。
正式成为国资系的一员的怡亚通,近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透露,今年以出乎预期快的速度达成现在的转让结果,是因为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仍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民营企业谋发展面临种种挑战,尤其是市场资金成本过高这一问题。与深投控合作是顺应混合所有制发展,完美匹配“深圳速度”。
怡亚通寻求国资接盘的原因折射出今年以来民营企业遭遇的资本困境,尤其是流动性困境。
今年众多上市公司投身国资怀抱,与资金面上的压力密切相关。
业内人士称,融资难加剧了部分民营公司和大股东的流动性风险,而股价持续下行导致高比例质押风险增加,引入资金实力雄厚的国资战略持股甚至出让控股权,成为脱困手段。
免责声明:日发期货官网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行情策略请联系QQ客服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