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找准点从支付方着手,“三医联动”需懂精
日期:2018-09-16 来源:日发国际期货 作者:日发期货
医改找准点从支付方着手,“三医联动”需懂精细化管理的人才 “这次医疗改革的点肯定是找准了,医疗大系统中有需求方、提供方、支付方,其中往往支付方才是最根本的,从支付方着手的改革,力度是最大的,效果也会更大。”9月15日,上海医药集团副总裁、董秘刘大伟在第一届生命健康大会分论坛——新时代下的“三医联动”上如是说。去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指出,2017年起,进一步加强医保基金预算管理,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其中,对住院医疗服务,主要按病种、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长期、慢性病住院医疗服务可按床日付费;对基层医疗服务,可按人头付费,积极探索将按人头付费与慢性病管理相结合;对不宜打包付费的复杂病例和门诊费用,可按项目付费。刘大伟表示,此次医保支付改革最重要的问题是技术路径和实施手段的问题,然而目前这方面懂管理的高层次人才,特别是目前基于大数据管理的“三医联动”的专业化高层次管理人才还比较缺失。《意见》也提到,要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试点。去年6月,我国启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DRG)收付费改革试点工作。广东省深圳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福建省三明市,以及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州市第一医院和厦门市第一医院,一共三个城市的公立医院和3个省市级医院同步开展DRG试点。DRG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比较先进的支付方式之一,是专门用于医疗保险预付款制度的分类编码标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俞卫也对管理人才问题十分关注。他以目前开展试点的DRG对第一财经记者谈道,中国现在以医保支付为抓手这个没问题,但是以我们现在的基础来说,做DRG的医院里要有一批录码的人,医保这边要有一批懂管理的人,但以我们现行的医保系统的行政编制来说,还达不到这个要求。“DRG每年都要做调整,因为医疗领域每年都有新技术、新药品进来,不能老用之前的DRG,而且每年调整的时候都要征求意见。再则不论你记账有多正确,一定是有偏差的,如果不管这个偏差,最后就有可能把好的企业、好的医院赶出去。”俞卫对记者表示,简单粗暴的管理,虽然动机是好的,但结果不一定好,我们需要精细化管理,这就需要有一批善于做精细化管理的高层次人才。 责编:汪时锋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免责声明:日发期货官网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行情策略请联系QQ客服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