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矛盾顺民意 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
日期:2018-09-14 来源:日发国际期货 作者:日发期货
新华社成都9月14日电 题:解矛盾顺民意 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司法部部长傅政华谈司法所工作 新华社记者王茜 为何要加强司法所工作?司法所在我国基层法治建设中有何作用?目前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下一步将如何打造新时代的司法所?新华社记者14日独家采访了司法部部长傅政华。 记者:为何要加强司法所工作? 傅政华:前不久,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作出部署。司法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平台,加强司法所工作十分重要,十分紧迫。司法所是伴随着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进程逐步发展壮大的。回顾司法所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司法助理员阶段、司法办公室阶段、司法所阶段和司法所逐步迈上正规化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这对司法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矛盾是前进的动力。因此,司法部将大力加强司法所组织机构、人员队伍、业务能力和基础保障建设,完善司法所工作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司法所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司法所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努力为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记者:司法所在我国基层法治建设中有何作用? 傅政华:目前全国共有司法所40417个,基本实现对乡镇、街道的覆盖,共有工作人员12.6万人。司法所职能由最初的法制宣传、人民调解两项职能发展至现在的多项职能。近年来,司法所工作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加强基层公共法律服务、推进基层法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国司法所每年摸排纠纷线索270万余条,指导和直接参与化解矛盾纠纷730多万件,约占全国矛盾纠纷总量的84%。截至2018年7月底,全国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402万人,解除矫正332万人,矫正期间再犯罪率约0.2%。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已有2.8万多个乡镇(街道)依托司法所等基层单位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覆盖率达到72%。全国司法所年均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540万人次、受理法律援助初审案件30万件。 记者:司法所工作目前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傅政华:从集中蹲点和一系列调研、座谈反映的情况看,司法所工作既是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整体水平的重点和关键,也是制约司法行政事业长远发展的短板和难点。目前,全国司法所所均工作人员只有3人,其中政法专项编制人员仅有1.4人,还有近1.7万个1人所;有的地方经费保障不到位,制约了司法所工作的全面开展;有的司法所业务装备落后、基础设施薄弱;个别省份司法所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影响了司法所职能作用的发挥;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整体水平,必须从基层司法所抓起,通过补短板、强弱项,使司法所强筋健骨,铆足司法行政事业发展的后劲。 记者:新时代司法所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傅政华:新时代司法所工作总的目标是:司法所组织机构健全,人员力量得到充实,内部管理更加科学规范,装备水平和经费保障能力不断加强,队伍素质和业务能力显著提高,法治化水平明显提升,司法所促进基层依法治理、提供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基层法治建设成效明显,全面依法治国基础进一步夯实。 记者:下一步司法部将如何打造新时代的司法所? 傅政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司法所工作要顺应人民的新期待,聚焦基层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尽管司法所职能很多,但要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首要的职责任务,摆在第一位,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做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依托司法所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统筹提供基层公共法律服务。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努力提高基层社会法治化水平。严格履行刑事执行职能,切实做好社区服刑人员日常监管、调查评估和教育矫正工作。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人员衔接、教育、安置、帮扶工作,积极预防和有效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司法所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提高工作质效。进一步健全完善司法所组织机构,多措并举充实司法所力量,提高司法所干部队伍素质。强化经费保障,加强业务用房和装备配备,推进信息化建设。
免责声明:日发期货官网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行情策略请联系QQ客服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