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条干货帮你划重点!详解自贸区深改新措施
原创 宋薇萍 梁敏
23日上午,一条重磅消息传来: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围绕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需要,在营造优良投资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推进人力资源领域先行先试等方面,加大改革授权和开放力度,给予政策扶持,体现特色定位,提出了53项切口小、见效快的工作措施,着力打通有关工作的“堵点”和“难点”,推动自贸试验区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这53项创新举措有哪些看点?
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政策研究局原局长张湧认为,53项新政策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体现了党中央对自贸区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快速推进,也是当前国际经贸形势下中国主动开放的重大举措,彰显了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意味着自贸区工作将迎来新局面。
第二,《通知》显示,这次出台的政策都不是简单将自贸区经验复制推广,其中既有普惠政策,又有“点球”动作,如重庆的进口药品政策、平潭的种业政策,都属于“点球”动作。一方面各地自贸区要各自创新,另一方面各地自贸区又将齐头并进,相互借鉴,共谋发展。
第三,这次政策非常实在,53条改革创新举措可谓集大成,把5年来一些好的改革以更高规格的方式确定下来,并且完全体现了自贸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联动。
第四,53条改革创新举措中,还涉及将非自贸区经验推广到自贸区、在自贸区和非自贸区之间相互学习的内容。如第一条政策就是要借鉴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经验,推广到其它自贸区。
第五,《通知》的第五部分内容,对工作机制和安全的强调,有利于政策落地。其中,主体责任在各省市人民政府,中央有关部门要提供指导服务。安全方面,《通知》这次直接将自贸区建设提升至国家安全的高度,意义重大。
除此以外,上证报记者还采访了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光谷自贸研究院院长陈波等行业人士,对此进行逐条解读。
一、营造优良投资环境
营造优良投资环境包括16条政策,其中最亮的一条无外乎自贸区土地政策。
——(第二条)编制下达全国土地利用计划时,考虑自贸试验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有关省(市)的用地计划;有关地方应优先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负责部门:自然资源部)
□ 陈波:这意味着自贸区将拥有土地使用的自由裁量权。现在几乎所有的自贸区都是有原来的规划和开发基础,土地规划都是受限制的,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之间往往存在矛盾。这个政策可以帮助可自贸区根据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土地性质的变更,更好为自贸区不同产业的转变和发展提供便利化。
□ 张湧:土地是根本性资源要素,这条政策非常给力。除了海南,现在的自贸区普遍是120平方公里,空间显小。《通知》提出要考虑自贸区实际情况安排用地,为各地自贸区扩容留下了想象空间。比如上海就要新设自贸片区。
除了土地政策,税收政策也颇具意味。
——(第十一条)允许自贸试验区创新推出与国际接轨的税收服务举措。
(负责部门:税务总局)
□ 张湧:这条想象空间很大。此前国家一直强调自贸区是制度创新,不是政策洼地。这条举措提出与国际接轨,未来针对外籍人士、境外机构等群体以及离岸业务等方面的税率安排,是否能与新加坡、迪拜,以及中国香港等地接轨?另外,税收服务的说法也值得探讨,到底是税制安排,还是税收便利化?
《通知》的第三条至第八条内容,都与建筑行业开放有关。张湧认为,其中最有含金量的是第六条和第七条。
——(第六条)自贸试验区内的外商独资建筑业企业承揽本省(市)的中外联合建设项目时,不受建设项目的中外方投资比例限制。
(负责部门:住房城乡建设部)
——(第七条)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下,对自贸试验区内的港澳台资建筑业企业,不再执行《外商投资建筑业企业管理规定》中关于工程承包范围的限制性规定。
(负责部门:住房城乡建设部)
□ 张湧:建筑市场非常大。上述政策把建筑市场的对外开放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体现了政府对外开放的决心。其中,第六条政策涉及比例的放开,第七条政策涉及准入后管理的问题。也就是说,以后境外建筑公司在准入后将拥有国民待遇。
二、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方面包括19条政策,其中很多政策体现了自贸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衔接。
——(第十八条)支持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研究和探索赋予国际铁路运单物权凭证功能,将铁路运单作为信用证议付票据,提高国际铁路货运联运水平。
(负责部门:商务部、银保监会、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
□ 陈波:海关以前一直遇到多式联运的瓶颈问题——铁路仓单的质押,现在允许了。
□ 张湧:这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意味着今后铁路运单可以像海运仓单一样,具有融资功能。
此外,航空方面,《通知》也有一系列政策,如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增加航空、铁路舱单申报功能等。研究支持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的“两头在外”航空维修业态实行保税监管。
□ 张湧:关于航空维修的政策很有含金量,把航空维修业态放到重要位置。航空维修需要用保税政策,这曾经是北京和厦门试点的政策,接下来可能复制推广到所有自贸区。
第三十条和第三十一条中支持郑州机场和西安机场利用第五航权的政策,对于两地打造国际航空枢纽港非常有帮助,同时将助力旅游业的发展。此外,还有助于两地成为重要的供应链中心,为下一步探索内陆自由港预留空间。
另外,支持自贸试验区试点汽车平行进口保税仓储业务的政策也是一个新提法,对平行汽车产业是个利好,消费者今后将有更多选择。
三、推动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
推动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环节,《通知》提出了12条措施,其中比较有看点的有以下几条:
——(第四十二条)支持自贸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个人按照规定开展境外证券投资。
(负责部门:证监会、人民银行)
□ 张湧:沪港通、深港通、沪伦通其实都是符合条件的个人开展境外投资的案例。这个政策意味着,今后个人境外投资的市场会进一步扩大。对个人来说,资产配置的渠道和空间拓宽了,这是比较值得期待的事情。
——(第四十三条)支持在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
(负责部门:证监会、知识产权局)
□ 张湧:这是一个新提法,体现了我们一贯以来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利用,承认了知识产权的产权属性。
□ 陈波:这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关,是资本市场服务和助力上海等城市打造科创中心的又一个创新举措。
——(第三十九条)支持自贸试验区依托适合自身特点的账户体系开展人民币跨境业务。
(负责部门:人民银行)
□ 张湧:目前各自贸区的账户体系中,上海自贸区的FT账户体系影响最大。其它自贸区中,只有海南明确表态要复制推广。上述政策隐含着FT账户体系将会进一步推广的可能。
此外,金融政策中,还有多条政策直接与人民币相关。
张湧认为,这体现了自贸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桥头堡”。目前经贸环境下,人民币国际化虽然要低调,但是也在稳步推进。同时体现了“走出去”的支持方向,即服务于“一带一路”投资和国际产能合作等和实体经济有关的金融需求。
四、推进人力资源领域先行先试
推进人力资源领域先行先试环节,《通知》提出了6条措施,其中最亮的是第五十二条。
——(第五十二条)授权自贸试验区制定相关港澳专业人才执业管理办法(国家法律法规暂不允许的除外),允许具有港澳执业资格的金融、建筑、规划、专利代理等领域专业人才,经相关部门或机构备案后,按规定范围为自贸试验区内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负责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银保监会、证监会、知识产权局,适用范围:广东自贸试验区)
□ 张湧:这是海南有的政策,现在直接复制到了广东。这是属于跨境服务贸易开放的重要内容。境外自然人到境内提供专业服务,将带来双赢的效果,既为境外人士提供了就业机会,也将弥补我们在专业服务领域的短板,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电话:
QQ:
邮箱:
地址:香港軒尼詩道28號7樓全層